安龙位于滇、桂、黔三省交界处,虽说顶着“西南屏障”“黔桂锁钥”的名头,可比起名气响亮的兴义、荔波、镇远,实在太没存在感。
好多外地游客听都没听过,就连贵州本地人,怕是也有一大半不知道——这儿藏着一座明朝皇宫。
从安龙县新安镇大同路往里走,飞檐斗拱突然撞进眼里,雕梁画栋上的彩绘还透着鲜亮,一看就是正经的宫殿式建筑。
当地人都叫它“安龙皇宫”,也有人喊“永历行宫”,是照着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当年在这儿建的陪都复建的。
明朝末年时期,崇祯皇帝自缢后,天下乱成一锅粥。广东的桂王朱由榔自立为永历帝,1652年带着朝廷跑到安龙,把这儿当成了临时都城。整整四年,皇宫里天天议事,城外兵马调动,一心想把大明的江山再拼回来。
只可惜最后还是没能如愿,可那些在烽火里谋划的日夜,那些不肯认输的挣扎,都让这座城成了南明历史里绕不开的一笔。
现在的皇宫早不是当年的老建筑,却多了个新身份——安龙博物馆。
2003年动工,叮叮当当修了三年,2006年夏天才开门迎客。5600平方米的地盘,光展览区就占了2300平方米,对一个县来说,这规格够高了。
里头分四个展厅,南明历史厅里摆着当年的诏书复制品,字里行间还能看出永历帝的焦急;安龙历史厅更厉害,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头工具带着土腥味,羊角纽钟这种国家珍贵文物就静静挂在那儿,敲一下能响遍千年;石刻陈列厅的石碑上刻着古人的字,一笔一划都是故事;民族民俗厅里,苗族的银饰、布依族的蜡染堆得满满当当,全是生活的热气。
算下来,馆里的文物超过550件,光珍贵文物就有85件,随便拿起一件,都能讲段安龙的老故事。
来这里旅游的人不算多,石板路上偶尔能碰见带孩子来的本地人。小朋友指着龙纹柱问这是啥,大人就念叨起永历帝的故事,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地上,像把历史和现在缝在了一起。
这座藏在贵州深山里的皇宫,仿古建筑的壳子里,装着的是真真切切的历史。它没那么多游客,却把南明的兴衰、安龙的过往,都好好收着。下次再有人说贵州只有山水,你就告诉他,安龙还有座明朝皇宫呢!
深圳十大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